安徽灵璧钟馗画院院长陈光林,以写意画法塑造钟馗,意蕴饱满,气势生动,作品为人民大会堂、军事博物馆、国家奥申委、合肥美术馆、日本久留米美术馆、亚明艺术馆、烟台美术馆、吴道子纪念馆、安徽师范大学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。去年八月文化部在广州举办中国艺术博览会,他的一幅《判官爷》拍卖,台北竞买者以 8 万人民币竞叫成交。《人民日报》、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了他的艺术成就;美国、台湾、香港等海外传媒均突出介绍了他的作品。自唐开元年间吴道子绘钟馗图以后,灵璧钟馗画就盛起并逐步形成灵璧样式,但作品多在民间流传,表现多为门神年画。九十年代以来,陈光林拍马跃出,屡次入选大展,直至取得无须专家审选便可进展的殊荣。他的钟馗画,造型圆润含有灵璧遗风,构图立意却远出旧有范畴,与当代另一擅画钟馗的大师范曾相近,而陈光林专攻钟馗,是灵璧人又一殊荣。著名美术理论家陈传席评价他曰:“画钟馗自唐吴道子之后,宣有工者,当代唯光林为高手”。正因为如此,前述新闻报道把陈光林的作品称为“中华一绝”,他本人被誉为“当代馗王”。我很景仰这位比我年轻几岁的大师,轿车飞快驶进灵璧这一片汉唐故土、钟馗故乡,我的手终于和陈光林巨人般的大手握在了一起。他躯干颇伟,长发披肩,宽脸阔耳,真有一点“馗相”。
他马上和我谈起了钟馗画。任何艺术,失去了传统的精髓,就没有内涵,没有根据,成了工艺品。譬如钟馗吧,传统精髓的东西是什么?不只是身边的猛兽、脚下的小鬼,手中的利剑,也不只是他啖鬼驱邪的种种故事,而是他一身嫉恶如仇的正气,这是一种精神,这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所故有的精神,代表了自古至今人民的一种意愿。画钟馗,必须要懂钟馗、钻钟馗,钻到出骨入髓窥脏视腑的地步,钻到画家随地可闻、随处可见钟馗的程度,换句话说,钻到“画能通神”的境界。
无怪乎陈光林的作品,逼人而又含蓄,虽无剑仍有剑气,气势浩大、威震八方。
他告诉我,灵璧县城,明清之时,画店林立,但民国以来特别是文革以后,全城便没有一家钟馗画店了,也就是说钟馗失去了栖身之地,这种遗憾时时让他揪心。一九九一年,他举债5万余元创办了“灵璧钟馗画苑”,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专门从事钟馗画研究展示的专业画店。从此,陈光林便 踏上了“我以我心绘钟馗”之路。
从广州回来,他就忙于泰国的展事。日本、新加坡及台湾的文化单位也纷纷邀他前往。人民大会堂、毛主席纪念堂、天安门管理处也要求他去作画。毛主席生前喜爱钟馗这个形象,他决定去为毛主席画一张钟馗。他立志要搞的一个传世作品——百馗图,也只得暂放一旁。
“馗王”威猛,出征常胜。常胜者娴乎心战,千古有证。
(严为沥 欧亚大陆侨报副主席《欧亚大陆桥报》1996年10月2日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