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——陈光林答人民网记者问·陈光林艺术馆·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——陈光林答人民网记者问·陈光林艺术馆
 ◇ 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【字体:   留言·信箱·打印·关闭

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


——陈光林答人民网记者问

来源:《人民网》  

     问:我们都知道,您在钟馗文化研究方面,特别是在钟馗绘画艺术方面的探索卓有成就,而钟馗属于古老的题材,传统题材在当下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呢?
     答:这个问题是老问题了。我要谈了,可能就是老生常谈,但,老生也必须常谈。传统绘画,不管是民间的、宫廷的、还是文人的,都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财富、精神所系,是必须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,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是如此。前几年,我们美术界有人鼓吹反传统,把国外早已淘汰的一些洋垃圾弄出来,与自己的民族优秀的传统相互对峙,这是十分无知的。
我非常喜欢画钟馗,不仅仅是因为我出生于钟馗之乡,而是因为钟馗这个人物身上,有太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良善的传统文化基因所在。譬如:疾恶如仇、扶正驱邪、正大光明这些美德你不继承,能行吗?再譬如:镇宅迎福、吉祥如意、平安顺遂,这都是钟馗画所带给人们的美好愿景。
    现在,我回答你如何传承的问题。
    像目前这样,美术界流行的、铺天盖地的以赚钱为目的的“培训班”式传承是不行的。包括什么“大师班”、“名家班”等等,他们的模式都是“三步曲”:临摹、写生和所谓的“创作”。他们认为,简单的临摹就是继承传统,这是不可能做到的。优秀传统艺术都有千年以上历史,也可以说是传统血脉亘古辉煌。只有从“责任担当”、“理论研究”、“生活状态”、“技法运用”这四个方面着手才行。特别是“生活状态”,就是终其艺术一生,都要念念不忘。要改变我们以前的“自然传承”为“自觉传承”。
    问:传统艺术除了传承之外,还有一个发展的课题,请你谈谈这二者的关系?
    答
:我们讲传承,终极目的就是为了发展,因为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在进步和发展的。石涛说“笔墨当随时代”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“发展”就有个“创新”的问题。譬如:“钟馗”这个人物,你怎么画?你不可能照搬吴道子、任伯年的吧?不仅他们的造型、动态不能照搬;表现技法、用墨用色也要有新意,要适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。我们现在有很多民间的年画,有的还是千年老版,做出的东西好不好呢?确实很好,很有古意。但是,你设想一下,再过一千年、两千年,还用这个老版去制作年画,会怎样呢?不管两千年后人们的审美取向如何变化,是接受还是排斥?但这两千年我们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东西,想想也是很可悲的。如果在今天的千年老版基础上进行创新,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经典留下来,这才是最有意义的。
我画钟馗近四十年了,其实就是做了一件事——“继承和创新”。著名美学家郭因老师评价我的创作状态时说:试图从传统与现代、传说与现实、历史与未来缝隙中捕捉自己的创作契机。我们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投入创作,才有可能解决“创新”的问题。当然,四十年了,这一件事还没做好,还有很多的不满意,还要继续努力。
      冯骥才担心他哪一天掉到文学的坑里会爬不出来了。其实真要掉进去了,就真能爬出来,因为只有掉进去,才会有爬出来的机会。

我要留言  网管信箱  打印存档  关闭窗口
联系邮箱:cglart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