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民间美术繁盛锦绣的百花园中,灵璧钟馗画是一朵璀灿夺目的艺术奇葩。它不同于一般的民间绘画,它在具有绘画艺术审美性的同时,更具有神秘色彩的功利性,千百年来一直被学界称为“活化石”、藏家尊为“东方神画”。
一、灵璧钟馗画的历史沿革
灵璧钟馗画源于唐代,旺于明清,盛于今朝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它是中国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中扶正驱邪,惩恶扬善,赋有吉祥意味的民俗绘画,世称“灵判”,亦称“灵璧钟馗画”。
早期的钟馗绘画,大多以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制作而成,而灵璧钟馗画,则是由画工以全手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的,参考范本为吴道子的手迹,因而,更具有原创性、乡土味和珍藏价值。据清乾隆年间《灵璧·志略》称:“灵璧古镇,画店林立,画商如云,车水马龙,年复如是,每岁可售数万纸。”足见当时钟馗画乡之盛况。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,灵璧钟馗画一举夺金,蜚声海外。光阴如梭,沧海桑田,古城灵璧逝去了多少风物,唯有承载着厚重文化基因的——灵璧钟馗画沉淀了下来,历宋、元、明、清迄今,经久不衰,日渐繁昌。
经过历代灵璧籍民间艺术工作者的传摹和创新,灵璧钟馗画由先前的“吴家样”形成了现在的“灵璧样”,即“民俗、工笔、写意”三大样式。民俗样:即传统造型,多施朱砂,不究比例,但求神妙,外丑内媚,领军画家尹玉麟;工笔样:即中锋勾线,平涂施色,兼辅以墨,法度谨严,英武儒雅,领军画家孙淮滨;写意样:即顺逆用线,笔走龙蛇,墨色姿肆,随意灵幻,潇洒威美,领军人物陈光林。改革开放以来,灵璧籍作者努力探索,解放思想,承古融今,博采众长,创作了大量的灵璧钟馗画作品,或贴于门庭陋室,或悬于楼堂馆所,或远涉友邻异域,所到之处,皆交口赞誉,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民族文化定式,为中华民间文化血脉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二、灵璧钟馗画的发展现状
灵璧县历届县委、县政府都非常重视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的创建工作,在宣传部、文化局、文联等单位的直接组织下,先后成立了“灵璧县钟馗画研究会”、“灵璧县钟馗画院”等艺术团体,并依托这些艺术团体,开展讲学、培训、交流、办展等多种方法途径,千方百计地培育新人,壮大作者队伍,提高作者艺术修养和技法技能,从而总体提升灵璧钟馗画的艺术品位。老一辈作者率先垂范,无私传艺;后起之秀,虚心好学,勇于创新,已成为全县广大钟馗画作者的共识。
灵璧钟馗画自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至今,全县作者累计获国际国内奖项二十多次。县委、县政府于1991年成功的组织了有百位作者参加的“灵璧钟馗画进京展”;1994年应新加坡文化艺术发展局邀请,孙淮滨、陈光林携近50幅佳作赴狮城展览;2003年县政府选送孙淮滨、赵英汉、陈光林、刘学四位领军画家的精品力作,参加文化部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”命名大会现场大展;2008年有50位作者的作品入选“第二届中国宿州灵璧石文化节·百幅钟馗大展”;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,陈光林应邀在上海策划、主持举办了“全国首届钟馗画大赛”,灵璧有20余名作者的作品入选,8幅作品获奖。现在的灵璧钟馗画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灵璧县也于2003年被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民间艺术(钟馗画)之乡”。主流新闻媒体更是偏爱灵璧钟馗画,中央电视台、安徽卫视、广州电视台、上海卫视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新华中国对外新闻》、《文汇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、《安徽日报》、《世界日报》、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、香港《大公报》、台湾《世界论坛报》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、海峡之声、金陵之声都有灵璧钟馗画代表作者的专题报道,见诸于各级各类报刊的作品更是无以计数。
国逢盛世,文化兴邦。灵璧县委、县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,总投资5.6亿元的“钟馗民俗文化园”一期工程基本告罄,二年后,中国第一、世界唯一的专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园区,将为掘起的皖北增添一道神奇的风景线。灵璧钟馗画的发展空间无可限量。我们坚信这枝民族艺术奇葩,在党的文艺“双百”方针指引下,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呵护下,在广大作者精心浇灌下,必将盛开出更加鲜活、靓丽的花朵。 |